{{ $t('FEZ002') }}管理者|
那天母校的林校長來函邀稿,為慶祝母校四十週年校慶,希望我為文祝禱,身為校友,我責無旁貸,也就慨然應允。
離開青澀的年少歲月已數十載,久久不曾想起的過往,一股腦兒湧上心頭。十四、十五歲清純無知的矬樣子映在眼廉,勾起了一段又一段的回憶…….
在升學主義掛帥的年代,我們不必考初中,直接升上國中,也算是幸運的一群。國小畢業時,很多家長將戶口往城裡遷,為的只是讓孩子得以進入明星國中,將來考上明星高中。這群可憐的同學終日披星戴月,也許日後終能如願考上所謂的明星學校,但他們所遺落的年少輕狂及少時回憶,恐怕是追也追不回,得不償失吧!何以見得,各位看官切莫疑惑,且待我以下慢慢道來。
時間回到民國六十年初,那個時候指南路的街上沒有7-11,更沒有麥當勞,有的只是幾家小雜貨鋪和水果攤。家戶間幾乎不設防,隨時歡迎鄰居串門子、話家常。大家都很清楚知道誰是誰家的孩子,任誰也不敢胡亂搗蛋,這麼多的大人互相的照料與監看,那時候的孩子顯然比現在守規矩許多。
既不是名星學校,又位處邊垂,學校的規模很小,小而美,最美的是臨醉夢溪的那排垂楊柳。你不知道醉夢溪在那裡?不會吧!大美人崔台青所主持的「翠堤春曉」就是在我們學校楊柳樹旁的堤妨邊拍攝,只見崔大美女回眸嫣然一笑,不知迷惑多少少年郎,從此以後那條無名溪開始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子─「醉夢溪」。如果你不知道醉夢溪在那裡,那你肯定不是北政幫!
醉夢溪的上游是鴛鴦潭,公民老師會帶我們去做野外炊煮的課程,那一天是一學期當中我們最快樂的日子,因為溪谷中總是佈滿野薑花,山谷幽香沁人心鼻。少女情懷總是詩,女生們總會湊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訴說著密祕,有時後密秘的主角還是老師呢!至於男生嘛!當然是打水、升火煮飯囉。在那個時代,沒有太多的物質享受與誘惑,同學相互間就是最佳的玩伴,彼此間感情深厚,年少的玩伴也就變成終身相互扶持的老友。
指南路二段四十五巷口的土地公廟,也是我們記憶拼圖中不可缺少的一片。每一年廟口那些生意人為了酬謝土地公的幫忙,總會請人來做戲給土地公欣賞。戲棚下玩的、吃的樣樣都有,每一年我們都好期待這段時間的到來。有一回碰巧遇到模擬考,我們幾個同學割捨不下,仍然駐足戲棚下,嘴裡舔著李仔膏(糖葫蘆),專心看著臺上歌仔戲小旦唱著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載。正看著入戲的當兒,只見有人從背後喝斥我們:模擬考到了,還不趕快回家溫書!猛回頭一看,只見導師鐵青著臉站在我們身後,大家一驚,慌亂中各自逃竄回家。此事雖已過了三十餘載,如今想起竟是這般鮮活,歷歷在目。不知道現在的老師還會不會到校外去攔截流連忘返的學生?
年少的我,尚未開竅,在北政的日子功課也許不是頂好,但學習卻是快樂的,沒有補習,沒有借課,該上什麼就上什麼,生物課還要解剖青蛙呢!最令人珍惜的是國中的同窗竟能成為終身互相扶持的好夥伴。沒有人遷戶口,大家就近入學,家長們都是街坊鄰居彼此認得,彼此照料,看著大家長大,同學間的感情自然親密。同學們長大後,不忍搬離這充滿回憶的地方,不管男婚女嫁,依然在這個圈圈定居打轉,所以開同學會特別方便。不必選日子,不用定地點,幾通電話一打,小型的同學會就已在某人家聊開了起來。我想這些可是當初那些遷戶口到城裡念明星國中的同學享受不到的福利吧!
有人戲稱「教改像月亮,初一十五都不一樣。」,雖然經過幾波的教育改革,但是升學主義掛帥,升學壓力絲毫未曾減少。親愛的學弟妹們,你們的課業壓力顯然更甚於我們當時,看到你們背著沉重的書包、拖者沉重的步伐,下課後還要趕往補習班報到,心裡覺得很不捨。除了讀書以外,不知道在北政的年少歲月是否也有屬於你們的故事,等待你們長大後,可以說給學弟妹聽?
郝市長頒發市長獎時,總會陶侃自己沒得過市長獎,我也沒得過,國中畢業時,我什麼獎也沒得,但我依然能活出自我,走自己的路。談到讀書這件事,什麼時候開始永遠不嫌晚,親愛的學弟妹,人生不是百米賽跑,而是漫長的馬拉松,現在只是為未來做準備,有人早開花、有人晚結果,重要的是,你確實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只要志向堅定,方向正確,不放棄努力,自然就能朝理想邁進,到達目的地。親愛的學弟妹,記得永遠不放棄,人生處處是希望!!
北政國中第七屆畢業校友黃贇瑾謹識
(現職:臺北市景美女子高級中學校長)
(本文刊載於北政國中40周年校慶專刊)
{{ $t('FEZ003') }}2008-12-18
{{ $t('FEZ014') }}9999-12-31|
{{ $t('FEZ004') }}2021-02-28|
{{ $t('FEZ005') }}81|